关于火蓝
关于火蓝
某大型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基于火蓝摆渡一体机的跨网数据安全交换实践
  • 日期 : 2025-09-28

一、客户背景与核心业务场景

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主营发动机缸体、变速箱壳体、底盘结构件等精密零部件,年产能达 100 万件,产品覆盖燃油车、新能源汽车两大领域。企业在全国设有 3 个生产基地(华东、华南、华北)、1 个研发中心,需与 20 余家外部合作方高频协作:包括为其提供原材料的 5 家钢铁企业、负责模具开发的 3 家设备厂商、进行产品检测的 2 家第三方机构,以及 10 余家下游整车厂。
核心跨网数据交换场景集中在三大板块:一是研发中心向内网生产基地传输零部件设计图纸、工艺参数(如发动机缸体的铸造工艺文件);二是生产基地向外网合作方发送原材料需求清单、产品质量检测报告;三是下游整车厂向企业传输车型适配需求、零部件变更通知(如新能源汽车底盘结构优化方案),单月文件传输量超
1TB,其中 60% 文件涉及核心生产工艺与商业机密。

二、原有传输模式痛点与转型需求

在部署火蓝摆渡一体机前,该企业采用 邮件附件 + FTP 服务器 + 人工 U 的混合传输模式,随着新能源汽车业务扩张与供应链协作频次增加,四大核心痛点逐渐暴露:
  1. 生产效率瓶颈:下游整车厂的零部件变更通知需通过邮件传输,若文件超过 200MB(如 3D 设计模型),邮件常因容量限制发送失败;生产基地向原材料供应商传输的 月度采购需求清单(含材质标准、尺寸公差等细节),需先上传至 FTP 服务器,再电话通知对方下载,单次协作耗时平均 4 小时。2023 年,因某整车厂的 新能源汽车变速箱壳体变更图纸传输延迟,导致企业华东生产基地已投产的 2000 件零部件不符合新规格,直接报废损失达 80 万元,且影响了整车厂的装配进度,面临违约金风险。
  2. 数据安全隐患:邮件与 FTP 传输缺乏加密保护,2023 年曾发生 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产品质量报告被非法拦截的情况,虽未造成数据泄露,但引发下游车企对企业数据安全能力的质疑;人工携带 U 盘传输生产工艺文件时,曾出现 U 盘丢失(后找回),而工艺文件若泄露,可能被竞争对手仿制,威胁企业核心竞争力。
  3. 供应链协同混乱:不同合作方的文件传输路径不统一,整车厂的需求文件发至研发中心邮箱,原材料供应商的报价文件传至采购部 FTP 服务器,生产基地的库存数据需人工拷贝至总部,导致信息同步滞后。2023 年第四季度,因华南生产基地的 底盘结构件库存数据未及时同步至总部,总部误下达追加生产指令,造成 3000 件产品积压,占用库存成本 120 万元。
  4. 合规管理缺失:企业属于汽车行业重点监管对象,需满足《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供应链数据的管理要求,但原有模式无法留存文件传输的完整日志,若发生数据问题,无法追溯责任主体;同时,生产工艺文件属于企业商业秘密,原有模式缺乏权限管控,非相关部门人员(如行政部)也能通过 FTP 下载,存在信息泄露风险。
基于上述痛点,企业明确转型需求:需一套 安全加密、高效协同、全程可追溯的跨网文件交换系统,既能适配生产、研发、采购等多部门的业务场景,又能与现有 ERP 系统(企业资源计划)、MES 系统(制造执行系统)对接,同时满足汽车行业的合规监管要求,降低供应链协作成本。

三、火蓝摆渡一体机解决方案设计与实施

针对企业需求,项目团队联合火蓝技术专家定制 硬件部署 + 系统集成 + 运维培训的一体化方案,核心架构为 内网业务区(研发 / 生产 / 总部)- 光闸隔离层 - 外网协作区(合作方),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1. 系统架构搭建:在企业总部内网部署 2 台火蓝摆渡一体机(主备双机,保障生产不中断),分别对接研发中心的 CAD 设计软件、生产基地的 MES 系统、采购部的 ERP 系统;在外网部署 1 台一体机,用于连接下游整车厂、原材料供应商、第三方机构;中间通过光闸设备实现物理隔离,仅允许经过审批的文件通过专用端口传输,杜绝非法访问。
  2. 核心功能适配企业场景
    • 供应链协同自动化:与企业 ERP 系统无缝对接,采购部生成的 原材料需求清单可自动同步至火蓝摆渡一体机,系统通过加密通道推送至供应商账号,供应商下载后需确认接收,信息实时反馈至 ERP 系统;研发中心的零部件设计图纸上传后,系统自动触发 研发总监审核 - 生产总监确认的审批流程,审批通过后直接摆渡至对应生产基地的 MES 系统,无需人工干预,单次协作耗时缩短至 30 分钟内。
    • 安全防护全链路:采用 AES-256 加密算法对文件传输全程加密,从上传、审批到下载,每环节均有加密保护;针对生产工艺文件,内置 动态水印功能,自动嵌入 接收方名称 + 传输时间,防止文件被截屏或二次传播;开启 操作日志审计功能,记录文件名称、大小、传输方向、操作人、审批节点等 15 项信息,日志留存时间达 1 年,满足监管部门的合规检查要求。
    • 权限管理精细化:按照 部门 + 角色划分权限,研发中心人员仅能查看设计图纸相关文件,采购部人员仅能操作供应商协作文件,生产基地人员仅能获取生产工艺与库存数据;下游合作方按 企业类型分配账号,整车厂仅能上传需求文件、下载企业的交付文件,原材料供应商仅能接收采购需求、上传报价文件,避免越权访问。
    • 大文件传输优化:文件断点续传,解决 3D 设计模型、生产视频等大体积文件传输中断的问题;系统自动压缩非涉密文件(如库存报表),传输速度提升 50%,满足生产场景下的紧急文件需求。
  1. 实施落地与培训:项目周期共 25 天,分三阶段推进:
    • 1-7 天:硬件部署与系统对接,完成 火蓝摆渡一体机、1光闸设备的安装调试,同步实现与 ERPMES 系统的接口适配,解决数据同步延迟问题;
    • 8-18 天:功能测试与场景验证,模拟 研发图纸传输、采购需求推送、供应商报价接收10 种核心场景,测试加密效果、审批流程、断点续传等功能,修复 2 处细节问题(如 ERP 数据同步间隔过长、大文件传输进度显示异常);
    • 19-25 天:人员培训与试运行,针对研发、生产、采购、IT 部门开展 4 场专项培训,覆盖 300 余人次,配套发放《操作手册》《应急处理指南》;选取 2 家核心合作方(1 家整车厂、1 家原材料供应商)进行试运行,收集反馈并优化系统参数,最终顺利通过企业验收。

四、项目实施成效与客户反馈

火蓝摆渡一体机系统上线后稳定运行 12个月,为企业带来多维度价值提升:
  1. 生产与协作效率显著提升:单次跨网文件传输耗时从平均 4 小时缩短至 30 分钟,紧急文件可实现 1 小时内快速交付;2024 年以来,未再发生因文件传输延迟导致的零部件报废或供应链违约事件,生产计划达成率从 85% 提升至 98%;供应链协作效率提升 90%,采购部与供应商的沟通成本减少 60%,研发中心向生产基地的图纸交付周期从 2 天缩短至 2 小时。
  2. 数据安全风险全面可控24 个月内实现零数据安全事件,操作日志完整可追溯,顺利通过汽车行业监管部门的 2 次数据安全检查;动态水印功能有效防止文件泄露,2024 年某第三方机构试图截屏传播 产品检测报告,通过水印快速追溯到责任方,及时制止了信息扩散。
  3. 供应链成本大幅降低:减少 3 名专职负责文件传输的人员(原负责 FTP 维护、U 盘摆渡),每年节省人力成本约 45 万元;避免因文件传输失误导致的零部件报废、库存积压等损失,2024 年相关成本较 2023 年下降 92%,直接挽回经济损失超 200 万元。
  4. 行业竞争力持续增强:凭借高效的供应链数据协同能力,企业成功入围 2 家新势力车企的供应商名单,2024 年新增订单金额达 1.5 亿元;该案例被评为 汽车行业数字化供应链标杆项目,先后有 5 家同类型制造企业前来考察学习,企业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客户反馈方面,生产部张经理表示:现在研发中心的图纸一审批通过,我们 MES 系统就能直接收到,不用再等人工拷贝,生产计划调整更及时,再也没出现过图纸到了、生产已经投产的情况。采购部李主管评价:和供应商的协作变简单了,需求清单发出去后,系统能实时显示对方是否已读、是否确认,不用再反复打电话确认,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下游某整车厂的供应链负责人则称:和这家企业合作更放心了,文件传输又快又安全,零部件变更需求能及时落地,我们的整车装配进度也更有保障。